金面山區的岩石含石英細顆粒,陽光下顯得金光閃閃故稱金面山;山頂有一巨石,從碧山巖看過來,似一個伸向天際的剪刀,故又名為剪刀石山。
登山口有塊鐵製牌子,標示內湖清代採石場
等級:市定
類別:遺址
位置:台北市內湖區環山路136巷底
創建年代:清光緒八年(1882年)
台北盆地周圍盛產質地優良的石材,當清末光緒年間計畫興建台北府城牆時,選擇內湖及大直一帶山區所產的安山岩作為建材。現在台北城牆的舊石料尚可在下水道及金山南路電信局旁舊監獄圍牆看到可為證。內湖山區的石料開採除了供應城牆外,一直持續到日據實期及戰後,成為民間建材來源之一。近年為保護自然生態與環境,石場已經停止開採。現場遺留許多歷年開鑿痕跡,且當年石料從山上以專闢斜坡道滑下之遺跡尚存,足為台北建城史之實證。
巨石陣中攻山頭
不停的爬上、腰繞過這些巨岩
山頂景觀,灰濛濛天氣致無法遠眺群山
金面山附近的山頭
穿過涼亭,就開始是一小段下坡,這邊的巨岩更顯的磅礡。
這就是剪刀石山的由來,可是我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剪刀。
剪刀石山由來自這巨岩
山頂景觀
若是覺得今天的挑戰夠了的話,可以就此打道回府,原路折返。如果你跟我一樣受過嚴格的中國的武術訓練(某位科幻小說主人翁的語氣),自然要接受更大的挑戰,從這邊下山,繼需前往「小金面山」。
這邊的巨岩更是另一種風情
途中的平台,這邊的景色超讚的說。連續的下坡石稜路,不久後遇到「陽明-內湖034」高壓電塔,接著再往上走一小段的階梯步道,就到了「小金面山」
途中平台景色超讚
小金面山的圖根點,高度181公尺
石稜步道
石稜步道
回首來時路,高的山頭是「金面山(252m)」,電塔是「陽明-內湖034」的高壓塔,近一點的山頭是「小金面山(181m)」
遠觀金面山及小金面山
泰安亭的景觀
泰安亭,高度170公尺
樹根路
環山路二段50巷登山口
環山路二段50巷內的登山口(實際上是68巷),我們從此處出來,這邊是一處蠻高級的社區。
我的建議路線是從環山路一段136巷,走到環山路二段50巷。因為環山路一段136巷的登山口距離金面山比較近,可以登上金面山後,原路折返。環山路二段50巷的社區是封閉的,從這邊走出來或許是OK的,但從50巷走進去,我就不敢保證警衛會不會攔。
整段路程大約是從環山路一段136巷底->階梯步道與石稜上至金面山(252m)->下至鞍部電塔->階梯步道上至小金面山(181m)->下至鞍部->階梯步道上至泰安亭(170m)->下至環山路二段50巷內,全程約3.5公里左右。
部分石稜路段看起來是挺怕人的,事實上都還是很安全的,連我的小女兒都可以輕易通過。
登山地圖,摘自「台北市親山步道主題網」
金面山步道登山口位置: 台北市內湖區環山路一段136巷
線上地圖
本文續上頁 金面山登山步道,像似行進於金光閃閃巨大岩石陣中
說它叫剪刀山 努力意會中,哈哈
許多大石頭可以攀爬有點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