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不斷快速發展,AI人工智慧也逐漸走入了我們生活採用AI協助也方興未艾,方興未艾,最近的一個突破性事件更是令人注目:日本資訊科技公司 Sakana AI 近期宣稱,由其開發的 AI 系統「The AI Scientist-v2」撰寫的論文,成功通過 2025 ICLR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 ) Workshop的審查,是全球首篇完全由 AI 生成並通過同行評審的論文。這是全球首次完全由AI撰寫生成的論文獲得學術界的高度認可,標示著AI在科研領域的重要地位正在迅速崛起。
AI自創論文的誕生:從頭到尾全程AI生成無人類干預
根據Sakana AI的說明,他們的AI系統AIScientist-v2不但能夠提出科學假設,還可自行設計實驗、編寫和運行代碼、分析資料、繪製圖表,甚至撰寫整篇論文。這一過程不需要任何人類研究者的介入,AI能夠全自主地完成這一切。令人驚訝的是,研究團隊向2025 ICLR Workshop提交了3篇AI生成的論文,結果全都進入了雙盲評審,審稿人對這些論文的來源一無所知。
評審中唯一一篇獲得通過的論文題為《Compositional Regularization: Unexpected Obstacles in Enhancing Neural Network Generalization》,該論文的平均得分為6.25(評分為6, 7, 6, 6)遠高於許多人類作者的論文。此高分的獲得不僅是對AI生成內容的認可,更是AI可能改變傳統科研方式的重要標誌。
AI在科研中的未來發展潛力
ICL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與NeurIPS和ICML並稱為機器學習及人工智慧領域的頂級會議;在如此高水準的學術論壇上,Sakana AI此番大膽的嘗試,不禁讓人想到AI在科研中的未來發展潛力。
ICLR 2025的Workshop名為ICBINB(Interdisciplinary Challenge of Neural Networks in Behavior),探討深度學習在多個領域中的應用及其局限性。在這一背景下,AI能夠獨立完成的科研論文無疑將為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這一評審過程中,Sakana AI與ICLR Workshop達成一致,確保整個評審過程保持公平和客觀。評審人員在評審時並不知道所評審的稿件由AI生成,因此能更公正地對待這些論文。在提交的3篇論文中,AI的表現引人關注,其中一篇甚至成功超越了諸多人類科學家的作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Sakana AI還對所有3篇AI生成論文進行了自己的評審,撰寫了詳細的回饋,讓AI能夠在未來改進。這一舉動展示了AI與人類協作的潛在可能性。
AI生成論文的學術潛力與局限
雖然其中一篇論文獲得了相對較高的評審分數,SakanaAI團隊依然承認這些論文在其當前形式下並未達到ICLR主會場的接受標準。ICLR主要會議的接受率通常在20%到30%之間,而其Workshops的接受率可達到60%到70%。儘管如此,AI的這一成就仍然預示著科技在科研界的影響力正在不斷增加。
透明度與倫理規範:科學界的新挑戰
在這場為科研所帶來的重要變革中,SakanaAI極為重視透明度與倫理規範。研究團隊已經主動與ICLR組委會和Workshop組織者開展合作,並獲得了相關機構的審查與批准。為了保持科學研究的嚴謹性,Sakana AI決定主動撤回被接受的論文,強調科學界在處理AI生成內容時,仍然需要建立明確的規範與指導方針。
展望未來:AI在科學研究中的角色
日本 Sakana AI團隊堅信,AI Scientist的下一代將會開啟科學研究的新時代。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AI生成科學論文的能力很可能會達到甚至超過人類的水準,這不僅意味著能在頂級會議上被接受,更可能在科學期刊中發表。對於科研行業而言,這些潛力的實現將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甚至可能重塑科技的研究和出版模式。
文章參考自 首次AI自創論文通過ICLR2025評審,科研界迎來大變革!